联系方式(E-MAIL):chomika@163.com
一、研究领域及学术兴趣
主要研究方向:汉语历史语法词汇。研究领域涉及现代汉语语法词汇、汉外对比、词典学、国际中文教育。
二、现职岗位及工作经历
现从事国际中文教学工作。主要工作经历:1992年起,任职于北京语言大学。其间,2005年4月至2007年3月,受学校派遣,赴日本关西外国语大学,任职客座副教授。2014年9月至2015年7月,北京大学中文系访问学者(教育部高校访问学者项目)。2019年9月至2021年2月,北京语言大学国际中文教育研究院驻所研究。2023年9月至今,受学校派遣,赴西班牙马德里自治大学,任客座教授。
三、教育经历
1982年9月至1988年7月,天津南开中学学习。1988年9月至1992年7月,北京语言大学语言文学系对外汉语专业学习,汉日方向,获得学士学位。2000年9月至2003年7月,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学习,现代汉语词汇方向,获得硕士学位。2009年9月至2014年7月,北京师范大学汉文化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学习,汉语历史语法词汇方向,获得博士学位。
四、教授课程
语言类课程讲授过入门汉语(A)、初级汉语(B)、准中级汉语(C)、中级汉语(D)各等级的综合课、口语课、阅读课、听力课。在国外任教期间主要从事汉语专业本科生一年级、二年级、三年级中文课教学。此外多次担任国家汉办志愿者及公派教师小班教学实践课培训教学。
本科生课程主要讲授中国本科生通识课大学语文。研究生课程主要讲授:汉语语言学、HSK训练(6级阅读)和语言学文献导读。
五、主要科研成果
1.论文:
近年来发表的核心期刊如下:
[1] 构式与介词功能发展——以《朱子语类》中的“甲对乙言/说”为例,《语言学论丛》(第61辑),2020年。
[2] 试论言说对象介词“对”的演化,《汉语史学报》(第十六辑),2016年。
[3] 处所介词“对”的产生、初步发展与消亡,《汉语史研究集刊》(第二十一辑),2016年。
[4] 介词“对着”的演变过程与形成机制,《语言教学与研究》,2015年第4期。
[5] 先秦至东汉“对V”的多元语法化与“对P”的衍生,《古汉语研究》,2014年第3期。
[6] 《现代汉语词典》(第6版)词缀考察,《汉语学习》,2013年第3期。
[7] 日本学生使用汉语介词“对”的偏误考察和分析,《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研究》(第三辑)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,2012年。
[8] “订做”与“定做”——《现代汉语词典》“订”“定”同音词条的处理,《语言文字应用》,2010年第1期。
2.科研项目:
近年来主持的各类科研项目如下:
[1] 2020年度教育部后期资助项目:语法化视野下的介词功能发展个案研究。
[2] 2019年校级精品课程培育计划——中级汉语阅读(D等级)。
[3] 2017年院级项目:语法化视野下的构式演化研究。
[4] 2017年校级项目:汉语常用言说对象介词更新研究。
[5] 2016年校级项目:语法化视野下的方所介词研究。
[6] 2015年教学实验课:三位一体中级汉语阅读。
[7] 2014年校级项目:双音介词“X着”的形成机制。
[8] 2013年校级项目:先秦至晚唐五代多功能形式“对”的语法化网络。
[9] 2011学年教学实验课:中级汉语阅读。
近年来出版的主要教材如下:
[1] 《新理念大学语文(第1册)》(参编),北语社,2021年。
[2] 《实用汉语阅读教程(中级上)》,北语社,2020年。
[3] 《实用汉语阅读教程(中级下)》(合著),北语社,2018年。
[4] 《加油!中国语》,日本郁文堂,2010年。
[5] 《汉语听力速成·入门篇》,(合著),北语社,2005/2011年。
[6] 《汉语会话301句》(日文版翻译),北语社/北大社。
[7] 《北京门墩》(岩本功夫著,翻译),北语社,1998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