研究生
当前位置: 首页 · 学生活动
【中外文明互鉴】中文+:点亮中老文明互鉴的温暖旅程

2024年9月,我怀揣着憧憬与忐忑,踏上老挝沙湾拿吉崇德学校的土地,开启了一段为期近一年的汉语教学与文化交流之旅。从湿热的初秋到明媚的盛夏,这段跨越山海的时光,因中老文明的互鉴交融、中老人民的友好情谊,变得格外璀璨,而汉语教学与文化交流的深度融合,成为连接两国文化与心灵的独特纽带。

课堂:播撒语言与文化的种子

课堂是我播撒汉语种子的第一方天地,也是文化交流的肥沃土壤。站在讲台上,望着学生们好奇又认真的眼神,我深知文化的桥梁正从这里悄然搭建。在综合课上,学生们为了完成一项又一项交际活动而围着课件热烈讨论,汉语成为他们沟通思想、交流合作的工具,而这些活动背后所蕴含的中国文化的智慧与魅力,也在不知不觉中渗透进他们的心田;书法课上,王爱娟同学一笔一划临摹古诗,娟秀字迹里满是对汉字文化的敬畏与热爱,汉字的横竖撇捺间,传递着中华文化的独特韵味,学生们通过书写,感受着汉字背后深厚的文化底蕴;绘画活动中,曾美怡同学用黑色的铅笔和白色的纸,勾勒出中老两国五彩斑斓的未来,绘画成为文化交流的生动表达,学生们用画笔描绘出他们对中老友谊的憧憬与向往;诗歌朗诵时,孩子们虽然仍不太懂得“红日初升,其道大光”,可他们却在中老两国友好关系的快速发展中渐渐明白了“故今日之责任,不在他人,而全在我少年”,汉语诗歌的韵律之美与精神内涵,在他们的诵读声中得以传承与弘扬。

同学们正在讨论课堂活动

曾美怡同学介绍自己的素描作品

王爱娟同学介绍自己的书法作品

陈美英同学朗诵《少年中国说(节选)》

汉语桥:搭建梦想与文化的桥梁

第18届世界中学生“汉语桥”老挝赛区的现场,至今仍清晰地印在我脑海里。邓金珠同学身着一袭水墨风格的舞蹈服,手捧奖状,眼神里满是对中文与中国文化的向往与热忱。在辅导她参加比赛的2个多月时间里,我真切地感受到,汉语不仅是一门语言,更是一座连接梦想与文化的桥梁。它让老挝学生得以触摸到汉字的温度、中国文化的魅力,而我作为汉语教师,能成为这座桥的一份子,心底便涌起难以言喻的自豪与动力。文化的吸引力,真的能跨越语言与国界,在年轻的心灵里生根发芽。

节日:开启情感与文明互鉴之门

节日是文明互鉴最鲜活的载体,也是情感的自然流露。国庆节时,中国老师在老挝这片土地上放声歌唱,用歌声祝福祖国75周年快乐,而同学们排练了将近一个月的舞龙表演,他们用平日里辛苦训练的汗水和舞台上的笑颜,表达了对中国的最美好而纯真的祝愿,舞龙这一传统民俗活动,成为文化交流的生动展示,让老挝学生深入体验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;2025年春节,学校联欢晚会的舞台上,孩子们表演大气磅礴的武术、妩媚婀娜的舞蹈,“喜迎乙巳年”的汉字与老挝文字交相辉映,中老人民都在这片喜庆祥和的氛围中交融,春节这一传统节日,因丰富的文化内涵,成为中老文化交流的纽带,让两国人民在欢乐中增进了解与友谊。

中国教师合唱表演

老挝学生舞龙表演

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

老挝新年泼水节,我和当地教师一边用各自国家的语言相互说着祝福的话语,一边给对方系上五彩绳,祈愿大家来年都平平安安,而我和学生们则在水花中欢笑,祝福随水珠飞溅进心底,泼水节这一老挝传统节日,与中国的祝福文化相互交融,展现出跨文化的独特魅力;端午节时,学校领导、老师齐聚董事长家中,粽叶的清香与老挝饭菜的香气交织,成了独属于这段时光的记忆,端午节这一中国传统节日,通过饮食文化的方式,在老挝这片土地上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。不同节日里,中老文化似溪流交汇,滋养出友谊的碧潭,而这些节日成为中老人民情感交流的桥梁,让两国人民的心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。

当地教师给我系五彩绳

与学生欢度泼水节

在董事长家中共同庆祝端午节

文化交流:在体育与艺术中升温情谊

在学校最平凡而又普通的文体活动里,中老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更显生动。校运会开幕式上,中老元素共融的方阵缓缓走过:学生们身着老挝传统服饰,举着中老双语旗帜,体育活动成为文化交流的展示平台,让两国文化在运动中相互交融、相互促进;气排球比赛时,我作为裁判讲解规则,看着学生们在赛场上挥洒汗水,竞技的紧张里,友谊悄然升温,学生们在体育活动中感受到中老文化的共同价值与内涵,增进了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。

校运会开幕式方阵

我用汉语给学生们讲解气排球规则

还有山西的老师们来学校培训时,中老教师共同学习山西舞蹈《一把酸枣》。团扇挥舞间,不同文化背景的我们,因舞蹈韵律心意相通,艺术活动让中老教师找到了共同的语言和情感共鸣,促进了两国文化的交流与融合。更难忘中国驻老挝大使方虹莅临学校参观指导的日子,校园里洋溢着自豪与喜悦,老师们与大使合影的瞬间,让我真切感受到中老友好的坚实纽带,也更明白自己作为文化使者的责任。

与其他老师一起学习舞蹈

离别:珍藏跨越国界的友谊

时光匆匆,2025年6月,离别的脚步渐近,我精心为班里每个同学都准备了礼物。当我把礼物一一送到学生手中,他们一齐用不太标准的汉语说着:“谢谢陈茂洁老师”,有的学生还回赠了手写信,看着他们歪歪扭扭的字迹,一年来的点滴涌上心头:课堂上的思索、节日里的欢笑、活动中的默契……都成了心底最珍贵的宝藏。

这段老挝教学生涯,于我而言,既是中老文明互鉴的缩影,更是中老人民友好交流的见证。我曾播撒语言与文化的种子,如今却收获了满溢的温暖与情谊。这份跨越国界的美好,会永远留在记忆里。我始终相信,文明因交流而多彩,友谊因互鉴而长青,而汉语教学与文化交流的深度融合,将继续在中老文化交流的舞台上绽放光芒,为两国人民的友谊书写更加精彩的篇章。

地址: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15号 邮政编码:100083

版权所有© 2023 北京语言大学 电话:010-82303465  010-82303467

技术支持:北京语言大学信息化办公室